氨氮超标是每个污水厂运营人员都为之头疼的事情。
其一,导致氨氮超标情况发生的原因多且复杂,且往往问题之间具有关联性。
① 供气量不足或者硝化菌不够;
② 没有控制好水力停留时间;
③ 工艺设计的设施规模过小,处理负荷太小;
④ 硝化反应没有控制好PH值、温度、溶解氧、C/N比等条件;
其二,一旦发生氨氮超标,整个系统的工艺调整周期不会短。
那么,当遇到硝化系统导致的氨氮超标情况,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排查问题点?下边我们简单来看三个硝化系统异常运行问题。
现象一:硝化系统混合液的pH降低,硝化效率下降,出水NH3-N浓度升高。
① 碱度不足。检查二沉池出水中的碱度,如果小于20 mg/L,则可判定系碱度不足所致,应进行碱度核算,确定投碱量。
② 入流污水中的酸性废水排放。检查入流污水的 pH,如果太低,可说明有酸性废水排入,可采取石灰中和处理等临时措施,并同时加强上游污染源管理。
现象二:混合液pH值正常,但硝化效率下降,出水NH3-N浓度升高。
① 供氧不足。检查混合液的DO值是否小于2 mg/L,如果DO太低,可增加曝气量。
② 温度太低。检查入流污水或混合液的温度是否明显降低,影响了硝化效果。解决对策可以有增加投运曝气池数量或提高混合液浓度MLVSS。
③ 入流TKN负荷太高。检查入流污水中的TKN浓度是否升高。如果升高,则应增加投运曝气池数量或者提高曝气池的MLVSS,并同时增大曝气量。
④ 硝化菌数量不足。
首先检查是否排泥过量,如果排泥量太大,则减少排泥量;其次检查是否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二沉池飘泥,造成污泥流失,并采取控制对策。如果非以上两个原因,则检查是否入流污水的BOD5/TKN太大,使MLVSS中硝化菌比例降低。可以增大初沉池停留时间,降低BOD5/TKN值。
现象三:分析测量与记录
除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的检测项目以外,生物硝化系统还应增加以下项目:
① TKN:包括进水和出水的TKN值。应做混合样,每天至少1次。
② NO3-N:主要测二沉池出水的NO3-N,应做混合样,每天至少1次。
③pH:每天数次测定混合液出流pH,并根据工艺控制需要随时检测。
④碱度:包括入流污水的总碱度和二沉出水的总碱度,做混合样,每天至少1次。
⑤NR:定期测混合液的硝化速率NR。每周1次,或根据工艺调控需要,随时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