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在周而复始地监督检查,缺乏重点,缺乏针对性,每次去检查都是从头查到尾—对现场的管理绩效提升与改善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不仅被现场嫌弃还会被领导批评总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很多,依然得不到他人的理解与支持,得不到领导的认可与重用,感觉工作乏味无趣,情绪自然就会烦躁,内心自然就会感到累,为什么呢?因为从来不对现场监督检查的结果总结分析,找不到现场监督检查的重点,每次去检查都害怕有所遗漏,可内心对这样的重复性检查反感程度越来越强。所以,作为生产现场监督检查者,一定要总结分析监督检查的结果,通过总结分析掌握:
—问题发生的集中时间段、集中环节,以提高现场监督检查的质量与效率,赢得现场的认可,消除与现场之间的误解,增强与现场的相互支持度;—问题发生的真正责任,是现场的责任还是策划部门的责任,以便于现场联手共同商讨整改的行动计划,保证现场监督检查的效果,赢得现场的认可与支持;从而通过监督检查,提升现场的管理绩效,不仅让现场在领导心目中得到了重视,更是提高了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现场作业人员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不完全取决于个人,主要还受到现场管理人员的行为影响,所以,监督检查现场,不能只是盯着作业人员看,而要多想想作业人员为什么会出现行为上的错误,而要将同一岗位的作业人员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比对,精准了解清楚其错误行为的真正原因:—是作业人员自身的认知导致的错误行为还是因领导的指挥导致的错误行为—是作业指导书的要求错误责任还是人员上岗前的培训不到位导致的错误行为所以说,要想提高现场监督检查的质量与效果,不能只是看作业人员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而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上述任何一个要素都会影响现场管理业绩的达成,比如质量、安全、效率、损耗、成本、进度……,除了要查看文件记录,更要查看其他要素的符合性,才能让监督检查起到应有的作用—帮助提升现场的绩效;
监督检查现场确实需要发现各种各样的异常情况,但发现异常情况不是监督检查现场的唯一目的。
所以说,监督检查现场,不能只是一直盯着异常情况,对于有进步的、有改善的、做得好的也要关注并予以及时肯定鼓励,融洽监督检查者与现场的工作关系,更利于提高现场监督检查的质量与效果,否则就会导致与现场产生隔阂,给现场监督检查的质量与效果带来负面的作用。
监督检查现场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必须要形成闭环管理,才能保证现场监督检查的质量与效果,所以,监督检查者不仅要发现异常情况,还有责任与义务跟踪验证异常情况的整改效果,以防止同样或类似的异常情况反复出现,增加监督检查的成本、磨灭监督检查的作用,同时给监督检查者在领导心目中的价值与作用带来不利的影响。
监督检查现场,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防止同样的或类似的异常情况反复出现,有效降低现场的管理成本、提高现场的管理绩效。
要想实现前述的效果,就必须联手现场对异常情况分析查找原因,找对找全原因,采取治本的改善措施,不仅有利于保证与提高监督检查的质量与效率,更有利于提高监督检查者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与价值。
最忌讳的就是对发现的异常情况不分析查找原因,不追究责任,只要异常情况整改了就放过了,结果导致同样的异常情况反复出现,不仅增加了公司内部的运营成本,更是给公司的内部运营系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