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文化

红色百年|走进红二、六军团桃源指挥部旧址!

发布时间:2024-09-02 浏览数:132

革命老区常德桃源是湘鄂西和湘鄂川黔两个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1934年12月,红二、红六军团在贺龙、萧克的指挥下进军桃源,在桃源打响了浯溪河战斗,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

今天的

《红色百年》

我们去到桃源师范白楼

了解它作为红二、六军团指挥部的那段故事

a342d8d1bde5468bb3e6b5d6865ef9a2.jpeg

从红军码头沿滨江路往沅江下游漫步,绿树掩映中,一座通体饰白的仿欧洲哥特式建筑常常让人慢下脚步,这就是红二、六军团桃源指挥部旧址,人们习惯称之为桃师白楼。

1912年,民主革命家宋教仁倡议,在县城边街创建湖南省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白楼即建于此时。学校后来改名为桃源师范学校,如今和原常德师范学校合并升格成为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自建立之日起,便是湘西北思想解放的策源地。早在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后,省立二女师的进步师生,就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了桃源,桃源县第一个党组织就诞生在这里。这里作为早期湘西北学生运动的主要场所,是湘西北共产主义思想的发源地之一,二十世纪初,这里聚集着大批冲破封建礼教束缚,满怀激情,向往新生活的青年女性,被视为湖南新女性的圣地。中共党员,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丁玲就曾在此就读。

029876db7a2040faa6eb0949004904f3.jpeg

而如今,桃师白楼背面,还成为了一面红军红二、六军团桃源指挥部旧址宣传墙,这就和当年桃源那场浯溪河大捷有着密切关系。

1934年12月16号,由贺龙、萧克率领的红二、红六军团为策应中央红军长征,从大庸出发,远袭桃源。短短的一天战斗,12月17号,红二、红六军团连续歼灭敌军罗启疆两个团,击溃一个团,占领浯溪河、陬市、河洑和桃源县城,取得了浯溪河战役的胜利,配合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行动。

红二、六军团桃源指挥部也随之设在白楼的二楼,萧克的办公室设在离白楼50米的一栋二层青砖楼房内,而贺龙住在当时的国民党县党部。桃源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副秘书长罗志秋:“当时的红军在这里指挥,下达命令啊,商量啊,开会啊都是都是在这个地方。”

在桃源的十几天里,贺龙、萧克指挥红军开展了一系列的革命活动。

召开群众大会,宣传红军政策和抗日主张,破除国民党反动派散布的红军杀人放火、共产共妻等谣言;还打开了桃源监狱,救出地下党员和无辜群众;同时打开官仓,救济贫苦百姓……

83c3d99f6ace461b91926c1faa2e409a.png

青林乡浯溪河村村民王玉清和桃源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副秘书长罗志秋都记忆深刻。

王玉清:“帮老百姓缝衣,有布就帮你缝,他们有裁缝。”

罗志秋:“包括这个红军码头,当时红军战士帮助群众维修这个码头。”

红军当时的革命活动,也得到了桃源人民的拥护。在红军的影响下,广大桃源儿女为追求光明、甘洒热血,桃源有4000多名优秀儿女参加了红军,红军在桃源期间,不仅筹集了很多的粮食,还筹集了100多万光洋作为红军的经费,在当时来讲,这么大笔经费对红军是一个有力的支持。

红二、六军团在桃源的革命活动,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策应了中央红军的战略行动,在中国革命史上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2012年,常德公布白楼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桃师白楼挂牌“桃源县革命老区纪念馆”“红二、六军团桃源指挥部旧址”。

fd9f775d8fe143d8b6c2a796bc78c6c7.jpeg

如今的桃源县城,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四通八达的交通干道上车水马龙,人民安居乐业。这正如当年参加过浯溪河战斗的开国少将 谭善和 在1986年回到桃源时的题词:重游战地硝烟尽,桃花仙境留人间。





留言咨询

提交

信息提交后,将有专人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