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是湘鄂西和湘鄂川黔两个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民主革命家宋教仁、覃振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翦伯赞的故乡,是湘西北第一个、全国第一批建立红色苏维埃政权的县,是红二、红六军团长征途经地,是贺龙、萧克、廖汉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先后有4000多名桃源儿女跟随贺龙参加红军,全县为革命牺牲者达15670余人。多少功勋人物,多少革命事件、红色故事让人荡气回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
万德馨(1900—1927),又名万少明,1900年出生,今青林回族维吾尔族乡督粮冲村人。1926年11月,桃源县农民运动协会筹备处成立后,作为农民运动骨干被县农民运动协会筹备处选派到一区城郊,与覃长发、周志全等人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响亮地提出“打土豪,分田地,实行减租减息,一切权力归农会”的口号,并且发动群众,建立乡农民协会,大量吸收无田或少田的贫雇农参会,促进了当地农民运动的发展。
1927年初,万德馨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2月,桃源县审判土豪劣绅特别法庭成立,任该法庭委员。他与同任县审判土豪劣绅特别法庭委员的共产党员管于庆一道,发挥法庭优势,打击土豪劣绅,维护农民利益,推动全县农民运动开展。3月,国民党县公署颁布《桃源县惩治土豪劣绅暂行条例》,使县内土豪劣绅闻风丧胆。同时,他及时受理和处置全县农民运动中出现的各种案件,对罪大恶极的土豪劣绅予以坚决打击。3月底,桃源县审判土豪劣绅特别法庭在县城西寺坪召开万人大会,公审桃源北路“三虎”李郁芬、李菊芬、高丕绩,最后枪决了作恶多端的“三虎”,将桃源农民运动推向高潮。
1927年5月,受中共组织派遣,万德馨与共产党员张祺去长沙为县农民自卫军领取枪支,遇马日事变,潜回桃源。在常德德山,被国民党军熊震部查获。在熊震旅部,遇当法官的学友,被放出,逃至津市,再逃到湖北武昌,化名万德胜,继续从事地下活动。后在湖北省武昌复兴旅社被捕,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于汉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