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是湘鄂西和湘鄂川黔两个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民主革命家宋教仁、覃振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翦伯赞的故乡,是湘西北第一个、全国第一批建立红色苏维埃政权的县,是红二、红六军团长征途经地,是贺龙、萧克、廖汉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过的地方。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先后有4000多名桃源儿女跟随贺龙参加红军,全县为革命牺牲者达15670余人。多少功勋人物,多少革命事件、红色故事让人荡气回肠。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
谢泽芝(1902—1928),1902年8月2日出生在桃源县善溪乡上七里村老棚(今热市镇戈尔潭村老棚)的一个中等书香之家。他的曾祖父谢朝魁为清朝庠生,祖父谢廷目和父亲谢盛垕也都是文人。弟弟谢世鋆(又叫谢唯真)常德师范毕业后到苏联留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共中央马恩列斯编译局工作。谢泽芝幼年聪明好学,个性刚强,敢作敢为。
他从小读过私塾,当过药铺学徒,年轻时好仗义,爱打抱不平。1924年从军,跟随当时建国川军联军总司令熊克武的随营学校读书一年。1925年,经弟弟谢世鋆的介绍(谢世鋆当时任省农协会秘书长)加入中国共产党。同时,在部队积极地开展秘密的革命活动,传阅党的秘密刊物《向导报》,宣传进步思想,宣讲革命道理。1926年,根据革命的需要,省里派袁任远(又叫袁明濂)、谢泽芝为工运特派员分别到慈利县、桑植县组织工人运动和农民协会。
1927年5月,长沙、常德相继发生马日事变和敬日事变,国民党反动派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谢泽芝当时在桑植由于名声很大,敌人追捕很紧,他不得不暂时转移到桃源县与慈利交界之处老棚沟,决心重振旗鼓,继续与敌人决斗,于是,他又秘密联络了当时桃源老棚与慈利老棚、三王峪等村一些年轻的有识之士,组建共产党,在慈、桃老棚交界处的龙光寺庙里举行宣誓大会,谢泽芝任支部书记,支部成员还有三王峪的谢世竹、陈新朗、谢和生、老棚的谢家云,参加的党员有数十人,并且组织有自己的武装,谢泽芝当时一边在办于慈利老棚龙兴寺庙的学校当教师,一边开展革命活动:一是组织农协会兴办学校,烧菩萨,剪头发,他们首先烧了龙兴寺学校里的大菩萨,当时农协会的妇女部长刘六姑带头剪头发,放小脚;二是对不法分子戴高帽子游街,当时有一个痞子谢世树与蔡大姑娘作风不正,抓来就戴高帽子游街;三是打富济贫,又叫“捉肥猪”,老棚沟里当时的土豪劣绅刘志燃,一个晚上就被他们组织人“抢”了。
为了建立革命根据地,扑灭敌人的嚣张气焰,1928年6月,由袁任远、谢泽芝领导,组织联络了石门的蔡来成、舒晓凡、舒句凡,在石门县蒙泉的刘家山、杨家坪、严家峪到石门县对河一带方圆几十里的地方举行了闻名全省的石门南乡起义,老棚支部组织了慈利、桃源100多人参加了这次起义,给予反动势力以沉重的打击。最后,由于革命力量比较薄弱,起义失败,谢泽芝等又撤退到桃慈交界处老棚一带活动。
1928年4月27日,湖南全省清乡督办署成立,国民党开始发动残酷的总清乡,屠杀共产党人的一股暗流席卷常德、桃源、石门、慈利。7月,桃源县明月乡清乡委员会佘光启(号楚芗)一面指使老棚民团团总谢盛芹大肆搜捕共产党,一面采用阴谋诡计分化瓦解共产党。在这个月的三、四天内,就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歇马店惨案,国民党反动派先后屠杀了5名共产党员,被杀害的共产党员有谢凤庭、谢云庭、谢小山、谢家春,还有石门县的共产党员蔡来成被鸟枪杀害在岩窠里。此外,还有三王峪的谢世竹、陈新朗、石门的谢盛苟在三王峪被害。因叛徒出卖,1928年9月,谢泽芝在老棚被捕。被捕后,他被关在戈尔潭陈金门家,后被押送到桃源县城。11月,谢泽芝在桃源县城被害,牺牲时年仅26岁。
牺牲后,家里人把烈士遗体抬回家,安葬在白鹤后山偏坡岗的松林中。家乡的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清明节都前往吊唁这位年轻的革命活动家。